左手看展,右手逛摊:央美创客市集等你来

来源: 学生工作部 时间:

艺术无界,逐光不停。在这个仲夏之初的毕业季,中央美术学院创客市集作为学院毕业季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于4月30日至6月22日同步拉开帷幕,掀起一场创意与实践交融的艺术狂欢。




第一阶段市集,汇集185家摊主,品类多样,饱受好评。

现阶段市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焕新登场,汇聚了来自央美各院系的219位摊主,共设立126个摊位,涵盖绘画、插画、手工艺品(陶瓷、金属、纤维)、服装设计、数字艺术、艺术出版物、文创设计等多个领域。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展销作品展现出学生们独特的创意视角与实践能力。

市集期间,现场人流如织,摊位定价亲民合理,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亲子家庭及中老年群体驻足体验,充分体现出创客市集面向不同年龄层的广泛吸引力。


多元亮点,尽显央美创意生态

1 院系联动,官方助力创意孵化

校团委、继续教育学院、中国画学院分团委、城市设计学院分团委等院系部门携手设立官方摊位,全力支持学生项目落地,助力创意转化为现实成果。


2 创意义卖,助残实践育人

设计学院推出“一脉!义卖助残”主题摊位,将课程项目与公益行动结合,通过义卖作品支持残障群体,展现央美学子的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


3 作品再生,创意延展至市集

展览中部分优秀作品以文创衍生品形式重回大众视野,实现艺术创作“走出展馆、走入生活”的跨界探索,为毕业生提供了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市场价值的有效路径。




4 品牌塑造,IP策展新路径

“卖菜啦” “I’OFF马戏团”等原创摊位在品牌打造上不断突破,通过视觉符号和故事化内容设计,构建具有辨识度的市集IP,成为文化传播新载体。



5 热点摊位,线上线下新热度

以“手作绘画”为代表的摊位在各大新媒体平台广受关注,观众自发拍摄、分享,推动话题发酵,带动人流增长,形成市集“自传播”效应。



高光时刻,数据背后的“热”力故事

关注度最高摊位:“卖菜啦”以毕业生创作IP为核心,以菜市场谐音梗赋予作品情绪价值,深受观众喜爱。


营业额最高摊位:“聚绘吧”摊位主打传统水墨与现代文创结合,五一期间营业额TOP1。



排队最长摊位:“画扇定制团队”“狗富贵手绘团队”提供现场画像定制,体验感强,观众争相排队打卡。


专业结合最紧密摊位:“首饰人合集”集合首饰设计专业研究生作品,展示原创设计与市场对接的潜力。



学生声音:一场关于创意与成长的体验之旅

“我们希望让艺术更贴近大众生活。”

——“卖菜啦”团队以毕业创作为基础设计IP,融合情绪价值与趣味表达,让艺术“接地气”。



“每天折叠椅都没空过人。 ”

——王札同学分享其国画花鸟摊位的七日摆摊日记,人物写生、宠物肖像成为市集热选。

“把设计与患病家庭的手工结合,是一种温暖的传递。 ”

——“花青青”团队联合患儿家庭制作布偶、陶艺作品,通过义卖传递爱与希望。


“ 从i人变成耐心解答顾客的讲解员。 ”

——“胖胖糖与超神篆刻”摊位将篆刻文化传播融入市集经济,提升自我能力。

“这不是纯粹的卖货,更是一次专业交流。 ”

——“首饰人合集”摊主表示,市集交流助力作品转化与人脉拓展。

“传统陶瓷技艺遇见新材料,创作不再局限于课堂。 ”

——“逃瓷”摊位通过趣味谐音设计的冰箱贴和传统泥坯工艺,展示艺术与日常生活的深度结合。


融合·开放·共享:央美市集精神的生动体现

本届创客市集不仅是央美学子创新力与执行力的集中展现,更是校园文化、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融合发展的典范。学生们用创意连接生活,用作品回应时代,让艺术真正“走出去”,进入大众视野,激发社会共鸣。






逐光之旅还在继续,艺术不止于此。欢迎各界朋友莅临中央美术学院创客市集,发现属于你的那份艺术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