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馆里的“一年级工程”——城院新生集体观展

来源: 学生工作部 时间:

为深化2021级“一年级工程”建设,推动“新生引航”工作落实,增强新生爱国意识,我校各院系陆续组织新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党史知识、领略红色文化。9月30日,城市设计学院基础部团组织带领2021级新生前往中国美术馆进行参观,从艺术作品中品味历史沧桑,从先辈经历中汲取精神力量。

本次同学们主要参观了“在激流中前进——中国美术馆藏黄河题材美术精品展”和“聚焦‘站起来’——莫斯科多媒体艺术博物馆藏米科沙摄影作品展”等精彩展览。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提到:“黄河哺育着人民,人民也保卫着黄河,黄河也逐渐成为了新中国文艺中的一个经典的图像。”对黄河精神的重新阐释与深度理解,不仅是一个民族回望历史的自信展现,更是支撑我们放眼远眺的文化基石。苏联杰出摄影师米科沙的摄影作品,真实记录建国初期党和人民高昂奋进的全新面貌,凝固时代的精彩瞬间,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影像,更为时代精神写下生动注脚。

 

 

 

同学们跟随讲解老师,依次走过了黄河精神和开国大典两个展区。在参观过程中,老师们介绍了作品的创作背景,给予同学们启迪,引发后续的深入思考。同学们运用手中的相机,拍下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并主动记录下自己的想法与感悟。观展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中国设计的使命。

 

 

本次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美术展览的参观,也是新生入学教育的关键一课,更是同学们将平日里有关党史的理论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实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作为新一级央美青年,应不负来自时代的殷切期盼,勇敢立于潮头,在激流中前进,书写青春华章。

 

学生感想

我从未亲眼见过黄河,但站在一幅幅气势恢宏的画作面前,我只觉得亲切。亲切不仅是因为画家们精湛的技艺带给我的震撼,更是因为流淌在我们华夏儿女血液中的黄河文化。黄河的生命之美,变化之美,人文之美在画家笔下被完美诠释出来,也将我拉入其中。站在一幅幅画作面前,我甚至能听到黄河水或咆哮拍打,或静谧流淌,看到在此辛勤劳作的人们,虽是第三视角,却带给我强烈的第一感受。

在建党100周年的伟大契机,这次展览所体现的是新时代关于黄河的新表现。黄河精神是民族精神,更是时代精神。我看到了一代代艺术家们对黄河,对中国这片土地的艺术感悟与深沉情感。是超越时代的艺术性,是描绘更是探寻,让我感受到了平凡背后的万钧力量。

——宋晓睿 城市设计学院七班


今天由学校组织来到了中国美术馆--一个我只有在网上才见过的地方,今天终于要见到了。进入馆内,到处都被红色情怀所环绕,看见了当年各个城市中人们工作生活的真实情景,也看到了当年艺术家们的优秀作品,无不让人内心大受震撼,这用任何文字来赞美这些画都无法描述。艺术是朴实无华的语言,它就像文学一样,能为人开拓理性所不及的能量泉源。而使我感受最深的是艺术家们捕捉到瞬息多变的美丽和内涵,并能将它们展现在画面上,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想必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能力和要继承的精神吧!

——初义杨 城市设计学院五班


这是我亲身感受的第一个与黄河有关的展览。

我想,之所以回望黄河在不同时期的状态,其实恰好承载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每一寸欢呼,每一个历史性的眼神。毕竟每个人心中总有那么一条如母亲河一般的意象,时而大气磅礴,时而轰隆作响。先辈们对于生长之处的土地,拥有终身溯洄以求的眷恋,是再正常不过的心情了。一路读画的过程虽浅尝辄止,却能深切感受到黄河脉动与中华民族的抗争历程。共呼吸,同命运,以及在仓皇飞渡的时间洪流里,劳动人民在激流中前进的气势。这大概就是艺术的魅力之一吧,仅通过视觉语言的呈现,和观众进行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情感沟通,这些作品所透出的感情,是如此饱满强烈,几乎就要冲破画面,满溢而出,与当下的天地融为一体了,很难不让人动容。

所以创作不死,艺术不死,黄河之美和劳动人民的抗争精神永远在。那是永远燃烧的东西,不断被欣赏者赋予新的理解,所以还要去说、去写、去演绎、去歌颂。

发自内心的艺术永远鲜活,永远自由,永远灿烂。

——黄天源 城市设计学院十五班


卯时于燕郊启程至东城,看到了得眯眼仰视才能至顶的钢铁森林,现代的建筑一座座穿过,抵达了当日的目的地——中国美术馆。它与我设想的钢铁建筑风格不同,周围由几何构成的包豪斯风格的建筑与它极具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形成了矛盾感,但它的矗立又是现实合理的存在,我不理解。

入场、欣赏、结束、回程。震撼、沉醉、感叹、留恋。我以追随者的身份进行此次旅程。中国美术馆,由我而感,它是“时代的”“民族的”“个性的”“包容的”。跟随民族时代步伐,从詹建俊先生和叶南先生的《黄河大合唱》中开启了中国当代的大门:“流亡、奋起、抗争”。这是血与泪的抗战史,是在温室里如何也感悟不到的残酷。跟随苏老师,他亲自为我们讲解每一幅画中晦涩难懂的符号,和从未耳闻过的技法,从作品出发,扩展时代。一位位具有鲜活个性的老艺术家们出现在我的脑海。

最让我感动的是跟随一名颤颤巍巍、面相耄耋的爷爷,用稳不住的手支撑着轮椅,佝偻的身躯安安静静地移动到每一幅相框前。跟随许久,我看着爷爷身体如柴,眼神通明。爷爷的静态与隔壁中俄艺术家欢闹的氛围包容交杂,仿佛是一种传承仪式,两边用生命释放火热,步入更加繁荣和包容的时代。接到接力棒的新一代继承、发展、创新。无穷的远方无穷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程闭,我回望那写着中国美术馆牌匾的大楼,我终于知道她为什么挺立在现代都市而不败的原因了。

——黄一罡 城市设计学院三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