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美关注丨范迪安院长为2018级博士生做思政课讲座: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来源: 学生工作部 时间:

   2018年12月11日,范迪安院长为2018级博士生做了一场题为《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专题讲座。作为博士生思政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的最后一场名家讲座,在长达2个多小时的讲座中,范院长以全球时代课题与中国本土实践为切入点,以清晰的理论逻辑、丰富的影像资料和广阔的思想视野,深刻而形象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史观、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生产”理论及其影响、从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到习近平文艺思想几个重要问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有关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当代中国艺术发展的思想飨宴。
   范迪安院长以当下全球国际的潮流趋向、国家发展的宏观形势及其对高等美术教育和艺术人才的影响作为讲座的开篇导引,梳理了从二十世纪初、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到全球化新时代的国内外局势及美术和美术教育的发展脉络。“只有看到今天世界和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的头十年的不同,我们的思考才能够站在创新的起点上”,范院长提出,如今我们身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央美院的博士生更需要将自己的学习当作一个创作研究的过程,要在知识系统的思想框架上求其宽,在研究课题的聚焦角度里求其精,无论是教育、研究还是创作,都要在思维体系中建立起针对问题展开思考的新的方法论,尤要发扬习总书记给央美老教授的回信中提出的“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的精神,梳理研究历史,总结优秀经验,探索当代转化,以关注前沿、敏锐思考的积极状态,推动新时代艺术创作与研究的新的出发。


   范迪安院长在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史观的讲述中,首先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与学术结构进行了精辟的归纳和阐述,概要地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组成部分,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学术背景、理论来源和时代条件,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著作,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所拥有的独特地位。他结合人类艺术发展的历史,以文艺复兴的艺术为案例,阐释了人文艺术和科学技术,艺术变革与新的观念之间的关系。他将马克思看作一位具有深切关怀的人文主义者和现实抱负的哲学思想家,以其在《<政治经济学>导言》中对古希腊艺术的评价为例,结合雅典卫城、大英博物馆等大量珍贵的史料图片考据了马克思对古希腊艺术的关注,分析了艺术与时代相互影响的关系,揭示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辩证原理。并且通过周恩来总理在1921年寄出的米勒《拾穗》、特里奥松《就葬》、罗丹《青铜时代》明信片等珍贵图像资料,尤为重点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史观的内涵及对文艺历史的研判,鼓励同学们创造我们这个时代的“不可复制的”艺术经典,勉励同学们在新时代下,将艺术作为改变世界的力量,在动手实践之外,锻炼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与自我,坚持主体价值,坚持中国文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