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美毕业季的市集上
一个名叫“平泉小镇·助残义卖”的摊位有些特别——
看不到固定的摊主
每天站在这里的
是轮班值守的设计学院“社会之为”课程的同学们
他们带着热情投入
这里或许没有喧闹的叫卖
但你一定能感受到一种温暖而坚韧的力量
我们是“一脉HCCD”
一支专注于手工艺创新赋能的实践团队
在中国残联的支持下
我们携手河北平泉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中心
将探索“手工艺+助残”可持续模式的成果
带到了大家面前
每一笔义卖的订单
联结着每一位参与的央美学子
和河北平泉的残障手艺伙伴
让手工艺真正成为残障伙伴的依靠,光有热情不够,需要扎实的系统支撑。设计学院同学们的新鲜创意,加上平泉手工艺者的精湛技艺,共同构建了从“技艺”到“产品”再到“市场”的完整链条。我们的目标始终清晰:让这些用心之作被看见、被喜爱。目前这个模式已支持多位平泉伙伴实现了稳定的居家就业,让“指尖技艺”真正转化为“指尖收入”。
摊位上的主力产品,源自设计学院的联创课程成果:精致的工艺摆件、时尚的车载挂饰、温暖的针织围巾、益趣的儿童磁力片……每一件都带着课堂的灵感。同时我们也精选了平泉伙伴们的经典手作,一针一线都凝聚着他们的专注。
林茂院长专门到摊位了解“手工艺+助残”模式,鼓励同学们继续加油,将设计运用到助残赋能中。现场朋友们驻足细看、反复品鉴,询问工艺与背后的故事。这份发自内心的理解与认同,是最有意义的回馈。
小铺本身也经过精心设计。我们根据平泉伙伴们的特点创作了一系列友善、质朴又坚韧的动物卡通形象。比如摊位前的河马,就传递着孵化基地主理人东梅姐的热情与奉献,成为温暖的视觉符号。
考虑到纯手工制作周期较长,团队还提前定制了部分可量产的周边:冰箱贴、钥匙扣、明信片等。它们的造型源于自闭症青少年的画作——象征“平平安安”的苹果、“突飞猛进”的土豆、“扬眉吐气”的杨梅,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寓意“节节高升”的款式。它寄托着对发展成长、职场晋升、事业腾达的美好祝愿。这些充满故事和寓意的小物件格外打动人心。
部分产品反响热烈,不到四天便售罄。平泉的伙伴们立刻采购原料、赶工钩织、打包发货……即便节奏紧张,新品依然保证了用心与品质,精湛手艺可见一斑。市场的热烈回应,让他们更确信双手创造的价值。现场有一位小女孩特意为创作者们绘制了祝福卡片,这份双向的温暖,我们格外珍惜。
每一件作品,无论是掐丝、烫花、钩织还是编织,都凝聚着手艺人的专注与自强。它们不仅是精美的物件,更承载着制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以及用双手创造价值的坚定信念。
回望这次行动:对轮值的学生而言,实地调研、跨区域联创、产品设计、选材定价、市场义卖,亲历一件手工艺品诞生的完整链条,是书本外最生动的课堂。对平泉的伙伴们来说,他们正从“被助者”一步步成长为自信的“创作者”,指尖的创造力被激发,靠手艺谋生、赢得尊严的信心愈发坚实。
这就是“平泉小镇·助残义卖”背后的深层实践:用手工艺的火种,点亮更多人的双手,让每一份努力都被看见、被尊重。我们相信,宝贵的手艺能焕发新生,更能成为支撑特殊伙伴们自立自强的温暖力量。
一脉相承的是匠心,携手共创才有未来
欢迎关注“一脉HCCD”
和我们一起见证更多光亮被点亮!
您的每一次关注和选择都
在帮助指尖的光芒照亮更远的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