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墨香犹在,劳动之美的印记已深深镌刻在这个特别的寒假里。
为弘扬劳动精神,“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的"新春劳动实践双秀"活动,从让人垂涎欲滴的家常美食,到充满治愈感的绿意角落,藏着杨梅er最有烟火气和仪式感的假期瞬间。
快来看看,谁的寒假生活最有味道!
01 小小植物家:李林蔚
建筑学院
铃兰花小巧可爱、香气宜人,虽然它的花朵小,却散发着清新自然的香气,在家中摆放一盆铃兰花,可以让整个空间生动起来,让家里人出在这个空间中更加愉悦,它能带来一份宁静与和谐。它的香味清新淡雅,不会过于浓烈,让人在忙碌一天后回到家,闻到那一丝香气,所有的疲惫都会烟消云散,它总能带给我们温暖和幸福的感觉。
02 小小植物家:王亿萌
中国画学院
就是美!
颜色搭配好看就美!
植物品种名贵不名贵,是鲜花还是干花不重要,植物往那里一放就很好看~
03 小小植物家:蒋名阳
建筑学院
用花卉装点空间的每一刻都像在编织一首无声的诗。那些跃动的色彩、摇曳的姿态与氤氲的香气,让我越来越觉得:养花是门艺术。
04 小小植物家:李伊澜
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
蝴蝶兰每年过年都会摆上一盆,年年有年年新,寓意新的一年也有新意出现。
05 小小美食家:蒋名阳
建筑学院
乙巳年的年夜饭,既有北方年菜的经典,也有结合现代口味的改良。传统与创新的搭配,使得从备菜到摆盘的整个过程既充满年味,也能展示烹饪的多样性。这次不仅让我精进了手艺,更让我意识到食物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情感的表达。一桌年夜菜背后,不仅是代代相传的烹饪智慧,或是对新鲜口味的勇敢尝试,更是家人围炉时紧紧相依的身影、笑语中流淌的牵挂。每一道菜,都在说‘团圆’二字,才是除夕最珍贵的年味。
06 小小美食家:金松琼
设计学院
春节做年夜饭,对我来说是一场充满欢乐与温暖的仪式。今年还拉上了朋友一起,过程有趣又难忘,也收获了不少实用心得。
食材挑选环节,我和朋友家人一大早就冲向热闹的菜市场,在摊位间穿梭,像寻宝一样挑选食材。选蔬菜时,仔细观察叶片,挑那些翠绿、无黄叶的,比如菠菜,新鲜的菠菜根部呈红色,叶片舒展。肉类则着重看色泽和弹性,这样选出来的食材,是美味的基础。
食材储存也有门道。根茎类放在干燥通风处,叶菜用保鲜膜包好冷藏。生肉按顿分割,装保鲜袋冷冻,朋友还分享了个小妙招,在肉里加少许料酒和姜片,能去腥增香。烹饪时,我们分工合作,我负责炒菜,朋友帮忙处理复杂食材。像红烧猪蹄,提前炖煮,年夜饭当天简单收汁就行,节省不少时间。炒菜时,热锅凉油,炒青菜大火快炒,出锅前调味,青菜脆嫩可口。
摆盘是展现创意的时候,我们一起商量,用色彩搭配提升颜值。比如糖醋排骨搭配焯水后的西兰花和胡萝卜片,红、绿、橙相映成趣。还会用香菜、葱花做点缀,普通的菜瞬间变得精致。
卫生安全同样重要,我们把厨房台面、餐具彻底清洗,生熟食材分开处理。食物烧熟煮透,特别是海鲜和肉类,确保吃得安心。
和家人朋友一起做年夜饭,不仅分担了忙碌,还增添了许多欢乐。大家围坐一起,品尝着共同的劳动成果,感受着浓浓的年味和情谊 。
哦对还有cafa的红围巾也必不可少!
07 小小美食家:刘一祎
设计学院
自从我几年前雕了一朵萝卜花之后,家里年夜饭水果盘的装饰工作就交给我了。这次因为是蛇年,所以考虑一番之后还是决定用青萝卜雕一条青蛇出来,拿水果刀大致起型,然后再进行更精细一些的刻画,最后切个胡萝卜片,雕出“吉”字后再用牙签固定在蛇抱着的菱形石板上就大功告成了。青蛇是为了呼应蛇年,“吉”字则是寄托了对于来年吉祥如意的祝愿。
08 小小美食家:张正炎
(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
09 小小美食家:朱蕊
建筑学院
大年初一和家人朋友一起去白马关上烤烧烤^-^,凭着之前的记忆和现场的学习也做得也越来越有模有样。不似平常做饭的任务般,边玩边吃,做调料、烧烤的过程就像玩厨房游戏般充满乐趣。一片绿油油的新鲜生菜,包上还在滋滋冒油的五花肉,再加上其他烤串,一口下去,先是蔬菜的清香,紧接着是烤肉的热浪裹挟着辣椒油的风暴,三五两口吃下,孜然、辣椒、折耳根、香菜…...口齿留香。
10 小小美食家:李虹润
建筑学院
做菜其实跟画画一样,多加一点盐则菜就会变咸,多加一点颜料画面就会变灰。而且做菜跟画画一样都是锻炼心性的过程,正如我们小区旁的钰轩餐馆的老板所说“只有用心去尊重食材,才能做出美味佳肴”。
11 小小美食家:刘韵焓
壁画系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家家户户都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之中。在这个特别的时刻,我决定亲自下厨,为家人准备一顿丰盛的新年晚餐。当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品尝着我亲手制作的新年大餐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和传递。在这美好的时光里,我们共同祈愿来年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夜幕降临,城市的灯火辉煌。在这个特殊的夜晚,我们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家人的爱和祝福,也感受到了来自亲人的温暖和关怀。相信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会继续携手前行,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