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央美术学院本科生毕业展在校美术馆顺利开展,网络上引起小红书、微博、微信公众号多平台热议,很多优秀作品通过毕业展端上大众的艺术餐桌,引起大众的共鸣与喜爱。其中城市设计学院绘本专业杨明悦同学的《发条外婆》让观众不禁发出“看到的时候鼻头一酸”“真的好温暖”的感慨,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收获大量关注热议,作品在展出时收到多家出版社的合作邀请。让我们下翻推文,了解“小发条”杨明悦的绘本创作历程吧!
杨明悦
2021级城市设计学院绘本专业本科生
获奖经历
2023年 获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校级三好学生
2022年 获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
2023年 《我才不是小懒猪》《好戏开演》第二十一届北京电影学院漫画节故事绘本作品入围
2023年 《包子历险记》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新时代青年美术人才培养计划“儿童图画书创作100”、参展“儿童图画书创作100”作品展览、与新世纪出版社签约出版
2022年 《无用的永恒——布鲁诺·莫那利艺术个展》获全国大学生虚拟策展大赛优秀奖
2022年 《绘本基础理论与实践》获中央美术学院年度在校生优秀作品三等奖
2021年 《绘本笔记》获中央美术学院年度在校生优秀作品一等奖
2020年 基础部精微素描评为留校作业
Part 01/
《发条外婆》
杨明悦毕业创作——绘本《发条外婆》
绘本以一个小女孩为第一视角,讲述了小女孩的外婆某天背上发条,突然获得神奇动力后发生的故事:外婆一口气跑赢了好多人、去超市买了小山一样高的东西拖回家、厨艺超群给小女孩做了好多好吃的……渐渐的,外婆带着小女孩跑过从前许多的时光,才发现,一直以来小女孩才是外婆动力的发条。
绘本《发条外婆》部分内页
《发条外婆》的创作灵感其实来源于作者杨明悦本人的现实生活。主人公小女孩采用杨明悦小时候的蘑菇头形象,杨明悦的外婆现实中也是短短的黑发。杨明悦的外婆患有帕金森症,一般症状是在手抖,在发病时会感觉浑身乏力疲惫,需要通过吃药才会有精神,而药效一过,就连坐都会特别累。
明悦就想:如果外婆的身上能有一个带给她动力的发条,外婆是否就能充满活力了呢?人病了吃药才能有力气,就像机器上了发条才能运动。
“没关系!我有神奇的发条钥匙!”
绘本在创作初期只关注到老年人想做很多事却已经力不从心的生活困境:出门买东西太重提不动、腿脚不方便走路总是跟不上年轻人……这些都是老年人目前无可奈何的问题让我们思考,后辈如何陪伴老人生活呢?
在老师的指导下,杨明悦决定创作一本关于祖孙情感的绘本:孙女其实就是外婆产生源源不断动力的发条,就算最后发条停下了、外婆没力气快速奔跑了,外婆和孙女的亲情依然是永不停息的。
“外婆不累哟,外婆一看见你,就像上了发条一样浑身有劲,特别精神!"
"我知道!我就是外婆的发条钥匙!"
"对对!我的乖孙女!"
Part 02/
小发条和外婆
杨明悦跟外婆很亲,每当她回家看外婆,外婆会比平时更有精神。孙女的回家好像给外婆外婆打上了力气的发条,外婆见到孙女、能跟孙女在一起,就会觉得充满活力。
杨明悦和外婆
在绘本中有一幕:外婆在表盘上努力奔跑,想要跑得比时间还要快。这是整个故事的高潮部分,却是创作后期才绘制出来的画面。原来在脚本创作时,明悦的构图卡在这一进度缺乏灵感,在大四的春节才解决这一页画面问题。
这个春节,明悦回家就一直在陪外婆,闲聊时外婆想到不知不觉自己的孙女就快毕业了,以后还会有人像外婆一样保护自己的孙女吗?外婆想好好照顾孙女久一点、更久一点、想参与到孙女人生中更多重要的时刻。
外婆想要跑得比时间还要快呀!外婆的想法体现到孙女的毕业作品中:外婆打上了发条,跑得越来越快,跑得比时间还快,穿越过以前和孙女相处的时光,带着孙女上学、背着孙女散步……时间回溯,外婆却不肯停下,想要参与到孙女往后更多的时光中。
“等等我呀,外婆!”
在创作《发条外婆》时杨明悦一边挖掘她和外婆相处的瞬间,一边去寻找其他表达祖孙情感的绘本,去看不同人是如何感受不同的亲情、又是如何通过画面表达亲人间情感的。
杨明悦擅长捕捉生活中的小瞬间,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在创作绘本时更倾向于在身边生活寻找灵感,选择贴近个人生活的创作主题,这样绘本表达出来的感情更加真挚,画面也更加融入情感与动力。
杨明悦来源生活灵感绘本作品《我才不是小懒猪》
Part 03/
不停跃动的笔触
《发条外婆》拥有彩铅手绘的质感,但实际创作过程是用 iPad完成。材料研究阶段,杨明悦考虑到用板绘很难画出手绘的质感,一直尝试着用水彩、丙烯或者是拼贴这些手绘方式。后来发现平板里彩铅质感的笔刷效果非常好,于是选择了最擅长的板绘。
《发条外婆》材料尝试阶段
“有些人用板绘能画出手绘的质感,有些人用手绘能画出板绘的质感,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来表达就好。”
《发条外婆》创作期间
绘画的手法多是杨明悦自己去探索,老师们则是在故事和画面设计上给出指导。在超市大降价外婆飞奔去买东西的画面里,一开始是一个大家一起向前跑的横构图,老师指出可以通过透视技法,用后人逐渐缩小减少来突出外婆。通过每次汇报产生的新建议,明悦反复修改一张张草稿分镜,一点一点推演出《发条外婆》整部绘本。
《发条外婆》分镜脚本
杨明悦在创作时最喜欢上色这一过程,上色对于她来说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定分镜,定人物动态等初期打草稿勾线阶段是关键而沉重的,一开始画面尚不完整,画久了难免枯燥,但是上色有无限可能性,很容易出效果,画面逐渐丰富鲜活、调整色调一下就画面大变……效果出现了,创作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发条外婆》创作过程
杨明悦在绘本创作时习惯先去设计角色形象,《发条外婆》在确定故事前就已经想好了角色的样貌:明悦小时候的蘑菇头、头发短短的外婆……
角色现象设计好之后就需要去确定一个大致的剧情方向,是列举式?还是时间推移的故事线?抑或是没有文字的纯粹画面完成剧情?灵感往往随着剧情推演诞生,引发无数的奇思妙想。
绘本作品《好戏开演》
Part 04/
我有无限可能性
杨明悦图书馆志愿者活动照
杨明悦在很小时候就喜欢读绘本,会在姨妈家的幼儿园图书角一本一本地翻绘本看。小孩子的想法永远丰富多彩,绘本也是丰富多彩的事物,她喜欢这些鲜活的一切。选专业的时候她就在想:是否自己也能创作一本可以给孩子们阅读带来乐趣的绘本呢?
大三选工作室时杨明悦其实也曾迷茫去向,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兴趣与擅长结合的绘本工作室,这也是follow heart不后悔的选择。
杨明悦特别喜欢日本插画家福田利之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整体来看很有肌理感,远看也许只是几块颜色,但仔细一看颜色在大块中有非常丰富的小块颜色组合。杨明悦也常学着福田利之的方式去探索色彩:去画简单的色块,用不同的笔刷不同的颜色去叠一块颜色,试着让色彩更为丰富。这种丰富画面感的绘画方式启发了杨明悦在创作绘本时的思考与尝试。
日本艺术家福田利之作品
杨明悦平时喜欢看Pinterest、微博、小红书,喜欢大量观看不同艺术家的作品,美好的画面就像是她的电子粮食。大量的审美积累逐渐为她的画面呈现提高要求:每当杨明悦创作时总会对自己发出新的挑战,有时交作业PPT也会追求到满意的排版才会罢休。
“不管别人满不满意,首先要对得起自己,让我自己满意,我不知道算不算设计理念,反正就是一个自己的小小的坚持。”
Part 05/
奔向未来的小发条
杨明悦在黄汇钟老师的动画项目《苗魂》中担任学生组长。这一段作业项目的经历让她多方面了解到做动画项目是多么不容易,在积累动画制作经验的同时又激发了她对动画制作的无穷兴趣。
四年前的小发条尚青涩迷茫,四年后的杨明悦对未来充满信心与热情。接下来的三年动画专业研究生学习生活让杨明悦充满期待。
“我也没有什么特定的舒适圈,踏入新的领域我一开始也会很慌张,但总是能和变化的环境相处融洽。与其说我是走出舒适圈,不如说我是不断在各个地方扩大舒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