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院学生工作”荣获全国高校微信应用领衔奖

来源: 学生工作部 时间:
由教育部新闻办、团中央学校部指导,腾讯网、腾讯微博主办,东南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新媒体发展论坛”,于2013年11月14日至16日在江苏南京举行。中央美术学院学生工作部开发的“中央美院学生工作”微信订阅号与陕西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校官方微信荣获“2013年度全国高校微信应用领衔奖”,成为此次论坛33所获奖高校(在京院校仅2所)中唯一一所艺术院校。


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中央美术学院今年一项重点工作。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随着智能手机不断普及,手机已取代计算机成为第一上网终端,手机网民占整体网民的74.5%,青年学生群体手机上网普及率已达较高水平;微博、微信等新型交流沟通、信息获取类工具发展迅猛,方兴未艾,已成为手机应用中的主流。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对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精神文化生活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主动适应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成为大势所趋。


为适应这一变化,2013年1月起,中央美术学院陆续开通“央美青年”(学生工作部新浪、腾讯官方微博)、“央美空间”(团委新浪官方微博)、“央美心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新浪官方微博)等微博,与原有的“中央美院就业指导中心”(就业指导中心新浪官方微博)等微博形成矩阵;开通“中央美术学院”人人网公共主页和“中央美院学生工作”微信订阅号等学生工作网上平台。本着“外塑形象,内聚力量”的原则,在提供丰富多元的校内信息,加强师生交流与信息反馈的同时,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展现美院学子与学工队伍的良好形象,得到全院师生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目前总粉丝量已达14500人次,微信图文转发率最高达94.06%,微博一周博文曝光量在50万以上。大学生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初见成效。


为做好大学生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在“有平台”的基础上,中央美术学院侧重从“有队伍(机构)”、“有制度”、“有内容”等方面进行探索,具体如下。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学生工作部成立大学生网络思想文化新媒体工作室,现有成员12名,每周召开选题例会,每日由专人担任各平台执行主编,发送信息、维护页面。同时制定工作条例与管理办法,加强对网络信息内容的审查和监管力度。


二是丰富信息内容,明确平台职能。平台内容丰富多彩,涵盖学生活动、学术展览、专业讲座、就业指导、心理健康、学生事务、榜样专访等,工作室根据各平台特点和优势,在内容编排上各有侧重,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视角和方式,加强宣传教育,服务学生成长。


三是贴近学生需求,开展交流互动。工作室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的交互特性,加强与师生、家长线上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状态与实际需求。如新生入学前,工作室与志愿者协会一同制作“新生攻略”,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为家长答疑解惑,取得良好效果。


四是注重产品推广,拓展用户人群。工作室通过制作张贴二维码海报、随录取通知书寄送学生工作网上平台宣传卡片、对“五月歌会”、“研究生主题演讲会”等校园活动现场直播等方式,有效拓展学生用户,同时也吸引众多学生家长、社会机构、兄弟院校广泛关注。下一步工作室将通过与校园主流文化活动的密切结合,进一步拓展、维护好以学生为主体的受众群。


接下来,中央美术学院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做好大学生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探索具有中央美术学院特色的学生工作模式,为培养德艺双馨的高端艺术人才,为中国美术教育事业和中国美术事业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应有贡献。


获奖证书


“中央美院学生工作”微信二维码,欢迎关注